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听”画方法
          编辑:未知  时间:2025-10-13 点击:
          
	从出生到三四岁的几年中,孩子的身心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这短短几年中几乎浓缩体现了人类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我们同样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看到这些历史发展的足迹。
	 
	原本像猴子一样随意涂鸦的孩子,开始给圆或线赋予意义,从而获得语言,最后甚至只凭印象去绘画。孩子一个一个地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就能够画出人类用于表达的画。而且,随着这个发展过程,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也随之变化。
	 
	我绝对不赞成那种无视孩子的发展过程,迫使他们超越自己成长过程的做法!同时,就像不同年龄的孩子画出的是不同的画一样,不同年龄的孩子也需要不同的鼓励方式。
	 
	“听画”的方式方法也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如果是二至三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要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思。到了四岁以后,就要问“他们在做什么”,要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
	 
	但是希望家长注意,我们一说“画是用来听的”,妈妈也好,保姆也好,容易变得过于热心,喋喋不休地去询问孩子。
	 
	我们的原则是,在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发问。而当孩子画完了拿给你看时,或者画得有些厌烦,暂时告一段落时,再去问问他也就足够了。
	 
	绘画也会“长蛀牙”? 
	 
	孩子刚刚开始画点什么的时候,大人就画一些人的脸呀、汽车的形象呀什么的教孩子画,或者孩子一要求,就画出一些物体的形象来给孩子看……这样的经历,大概每个妈妈都曾经有过吧。
	 
	孩子一央求“画一个吧”,就画给他看,孩子就笑容满面,非常高兴。如果是个擅长绘画的妈妈,通常还会教孩子:瞧,郁金香是这样画的,小人啦、车子啦是这样的。孩子如果模仿着来画,对妈妈来说也是件很高兴的事。这些都是因为妈妈觉得孩子很可爱,而做出的无意识行为。
	 
	但是,如果只是为孩子高兴,就无限制地给孩子糖果吃,结果会怎么样呢?不知不觉中长出了蛀牙,到时候疼得哭起来的也一定还是那个可爱的孩子吧!这种情况,当妈妈的一定会提醒孩子:“糖果吃多了不行,会长蛀牙的!”
	 
	希望妈妈们在对待绘画的问题上表现出同样严格的爱心来!孩子一央求,就画些物体的形象给他们,就如同给孩子吃糖果让他们长蛀牙一样。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人通过我们找到了品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