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器
编辑:未知 时间:2025-08-17 点击:
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种类。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乐器。有些打击乐器不仅仅能产生节奏,还能作出旋律与合声的效果。
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锣、编钟等;其它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若根据打击乐器不同的发音体来区分,可分为两类:(1)"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发出的乐器,如各种鼓类乐器;(2)"体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如钟、木鱼、各种锣、钹、铃等。
大多数打击乐器有一个确定的音,甚至连鼓的音也是确定的。但一般来说打击乐器的分类是看一个乐器是否有一个确定的音高。定音鼓、木琴、马林巴、颤音琴、铃、管钟、古钹和钟琴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沙槌、响板、响棒、牛铃、吊钹、沙球、齿轮剐响器、勺、木鱼、嗵嗵鼓、蒂姆巴尔鼓、三角铁、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击乐器手在录唱片或演奏特别的作品前确定他们的鼓的音高。锣有有确定音高的和没有确定音高的两种,西方的锣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吊钹也有有确定音高的,但很少见。
此外打击乐器还分膜鸣乐器和自鸣乐器。膜鸣乐器上覆盖着一层膜,打击膜产生声音,比如鼓。自鸣乐器自己就可以发声,比如三角。铃鼓即是膜鸣乐器也是自鸣乐器。
打击乐分为民族打击乐和西洋打击乐。
(一)打击乐器的分类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品种繁多,演奏技巧相当丰富。分类之一: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小锣、芒(加金旁)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分类之二: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
(二)打击乐器的特色我国打击乐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三)打击乐器的介绍
1:碰铃(1)碰铃的由来:碰铃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又称碰钟或星。(2)碰铃的结构组成:碰铃形小碗状,用铜制成,一副两个,无固定音高。(3)碰铃的演奏形式碰铃音色清脆悦耳,声音穿透力强。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常配合优美抒情的曲调演奏,是色彩性和节奏性的乐器。
2:板鼓(1)板鼓的由来: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板鼓又称皮鼓、单皮或干鼓。(2)板鼓的组成结构:板鼓的鼓框用坚厚的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无固定音高。(3)板鼓的演奏形式:板鼓常用作戏剧伴奏起到指挥乐队的作用。板鼓除为唱腔击拍和渲染气氛外,还常用不同?的鼓点配合演员的动作,烘托人物的表情。在鼓乐合奏中板鼓也可独奏。
3:堂鼓(1):堂鼓的由来: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堂鼓,又称大鼓。(2):堂鼓的组成结构:堂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两面蒙皮。(3):堂鼓的演奏形式:堂鼓是现代民族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乐器。演奏时,将堂鼓放在木架上,用双木槌敲击。因为堂鼓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各异。鼓心的音较低沉,愈向鼓边则声音愈高,击奏时,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很大。可敲击复杂的花点,对情绪及气氛的渲染能起较大的作用。
4:缸鼓、定音缸鼓(1)缸鼓的由来:作为民族乐器,缸鼓形状花盆,所以又称花盆鼓。(2)缸鼓的组成结构:缸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状似花盆。解放后,缸鼓吸收?了西洋定音鼓的结构特点被改制成定音缸鼓。有的周围装有八付伸缩螺旋,用以调节鼓皮张力?以达到一定音高。鼓身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铁架上,利用鼓身的旋转又可以微调音的高低。另外,在铁架下侧装有踏板,利用踏板可以使音升高降低五度。演奏时,往往根据乐曲的需要,几种调音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3)缸鼓的演奏形式:缸鼓的演奏技巧与堂鼓大致相同,用双木槌敲击。音色较堂鼓柔和,常用于戏曲伴奏、器乐合奏,有时也能独奏。定音缸鼓分为大、中、小三种,可单独演奏,也可几个同时演奏。定音缸鼓可运用大鼓的演奏技巧外,还可用西洋定音鼓的技巧演奏。定音缸鼓常用于合奏。
5:铜鼓(1)铜鼓的由来:铜鼓,是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的出现约在春秋晚期,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铜鼓,所以保存下来的铜鼓较多。(2)铜鼓的组成结构铜鼓全部铜铸,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侗环耳。鼓面和鼓身都刻有精制的花纹。(3)铜鼓的演奏形式铜鼓常常单独作为少数民族的舞蹈伴奏乐器使用,铜鼓发音低沉、浑厚。
6:朝鲜族长鼓(1)朝鲜族长鼓的由来:朝鲜族长鼓简称长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朝鲜族长鼓的组成结构朝鲜族长鼓的鼓腔是用木头制成,两头大中间小,两端蒙皮。长鼓无固定音高。演奏时将?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行片敲击(3)?朝鲜族长鼓的演奏形式长鼓的音量不大但音色柔和,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长鼓多用在舞蹈中,由舞者边舞边击,亦可在合奏中作为节奏乐器使用。
7:大锣、小锣(1)锣的由来:锣作为中国民族乐器,有大锣、小锣之分。(2)锣的组成结构大锣呈圆形,锣面较大,用铜制成。各地流行的种类较多,其中京锣、苏锣是较常用的两种。大锣无固定音高。小锣又称手锣、京小锣等。也呈圆形,用铜制成,但锣面较小,所以称小锣。无固定音高。小锣用薄木片敲击,打法也与大锣大致相同。(3)裸的演奏形式:大锣声音宏亮、粗犷,可用来渲染气氛帮增强节奏,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小锣音色柔和、清亮,在戏曲伴奏中,常以各种打法来配合演员的动作、以烘托气氛。
8:云锣(1)云锣的由来:云锣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2)云锣的组成结构云锣是由若干个音高不同的小锣组成的。(3)云锣的演奏形式云锣可奏出旋律,亦可作各种节奏型伴奏。在乐队演奏中,云锣作华彩独奏,可获重强烈辉煌的音响效果。
9:小鼓(1)小鼓的由来:作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之一,小鼓又称京堂鼓或战鼓。(2)小鼓的组成结构:构造与大鼓相同,只是体积较小,无固定音高。(3)小鼓的演奏形式:小鼓的演奏方法与大鼓基本相同,但由于鼓面较小,音色的变化不如大鼓明显而用于演奏较密集的音型。又因为小鼓击音比大鼓高,声音较结实,余音较短,所以常用于合奏与伴奏。
10:排鼓(1)排鼓的由来排鼓,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打击乐器,排鼓是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发展而成的。(2)排鼓的组成结构排鼓是由五个到六个、从大到小,从低音到高音的鼓组成一套。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的设备。鼓身固定在一个特制的铁架上。(3)排鼓的演奏形式:排鼓的调音能达到四度到五度的幅度。鼓的两面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由于有不同的音?高、音色及轻重的变化,在乐队中能造成丰富的音响效果,善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多用于大型器乐合奏及鼓乐,是一种具有色彩性的乐器。
11:达卜(1)达卜的由来:达卜是维吾尔族打击乐器,也称手鼓。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间已有。清代列入四部乐。(2)达卜的组成结构:达卜的圆框是用木头制成的,一面蒙羊皮、框内四周有许多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执鼓边,左右手的手指交替击鼓面。击鼓心时发"冬",用于重拍;击鼓边时发"达"声,用于轻拍。改革的达卜用蟒皮蒙鼓面,比羊皮蒙面的较好。(3)达卜的演奏形式 维吾尔人民能歌善舞,达卜在维吾尔民间器乐合奏及伴奏中占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歌舞中,是主要的伴奏乐器。达卜的发音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技巧灵活,可以起到烘托多种不同乐曲情绪的作用。
12:大钹(1)大钹的由来:大钹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又名大镲。(2)大钹的组成结构大钹呈圆形(中间突起),用铜制成。两面为一付,无固定音高。(3)大钹的演奏形式大钹声音宏亮,多用于合奏和戏剧、歌舞的伴奏。
13:小钹(1)小钹的由来:小钹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又名小镲。(2)大钹的组成结构:小钹的形状与大钹相同。略小,无固定音高。(3)大钹的演奏形式:小钹音色清脆、明亮,常用于器乐合奏和戏曲、歌舞的伴奏,宜于表现欢快、热闹的场面。(4)大钹演奏的代表作品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鸭子拌嘴》根据西安鼓乐的《五调坐乐全套.中占粉碟儿》的开场锣鼓改编成的打击乐合奏曲。编于1982年。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人通过我们找到了品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