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潍坊艺术教育网!
潍坊艺术教育网

吹奏乐器——唢呐

说起唢呐,恐怕是为你我最熟知的一门民间乐器,就算直至今日,不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红喜事还是白喜事,人们在传统习俗上都要请唢呐班进门吹打一场,有的豪华门户还要请戏班子演上几天。
 
唢呐风吹过了千年历史,以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深深植根在百姓心里,正因此唢呐深受我国百姓喜爱。
 
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其实是古波斯一带的民间乐器,明代时开始传入中国,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唢呐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口内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两者结合运用,其中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以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
 
现今唢呐的体型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形体较小,有8孔(前七后一),是民间吹打乐和民族乐队中主要乐器之一,常用于独奏和合奏之中。
 
作为独奏乐器,唢呐更具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唢呐虽是从阿拉伯传人中国的乐器,但这种乐器的发扬光大却是中国人来完成的,其中《百鸟朝凤》可以说将这一乐器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人通过我们找到了品牌教育
首页 |关于我们|广告刊例|正在咨询|教育视点|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鲁ICP备06012396号